【剪纸·福文化·红色文化】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民群众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有机融合。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体现了阴阳和合之道。古代人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些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有一个字贯穿始终,那就是“福”字。作为福、禄、寿、喜、财之首,福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因为福的维系,勤劳勇敢、崇尚和平的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伴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变迁与发展,福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生生不息,流淌于每个中华儿女的精神血液里。福所生成的文化景观,既反映出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活观念,也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她不仅成为人们心中“正念的力量”,也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剪纸《中华福》是为纪念人民公仆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所创作。“福”字由原周恩来秘书纪东将军书写。作品由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赵陟制作,采用四层宣纸叠层,精湛的纯手工技艺制作,融入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书法艺术,通过民间剪纸形式表现出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传承与弘扬民族主流文化,造福世人、庇荫后代,这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选择,也是与时偕行、法古开新的创新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