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国韵翰墨书画院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官方微博
 
 
文化动态
学者智库
新闻中心
院活动图片
 
 
产城融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动态 > 产城融合  
邵琪伟: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18年3月27日    来源: 国韵翰墨    阅读: 3342

 11月30日,第二届环球旅游高峰论坛及TIATNIC全球专家研讨会在四川省遂宁市举行。国家旅游局原局长邵琪伟参加活动并致辞。

 

 邵琪伟说,旅游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市场,文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内涵,站在旅游角度看,抓住了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的角度看抓住了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所以说这两大产业可以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荣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去年我们共接待了海内外游客41亿人次,其国内游客40亿人次,入境旅游1.3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13万亿元,出境旅游超过1.2亿人次,我们去年去英国首站统计是60多万人次。预计到2020年,国内旅游会超过60亿人次,到2030年将超过80亿人次。这么大的市场,为包括文化在内的各个关联产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商机,同时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极大促进了传统优秀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发展。通过旅游这个渠道可以让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得以鲜活的呈现,使很多的地下的东西走上来,书本的东西走出来,过去的东西活起来,静止的东西动起来。

 

  邵琪伟介绍,近年来,各地宣传文化和旅游部门密切合作,打造了各具特色文化演绎、实景体验、展览展出等文化旅游项目。比如广西印象刘三姐、甘肃的丝路花语、西藏的文成公主等等,都受到了海内外游客喜爱,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文化和经济社会效益。电视剧《似水年华》推动了乌镇的发展,《卧虎藏龙》让广大观众记住宜宾蜀南竹海等等。所以现在许多著名国际旅游城市都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打造城市文化旅游名片,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中等收入群体现在正在迅速扩大,精神文化需求将更加旺盛,据统计,我国的城市居民收入中每增长100元,大概有30%左右用于物质消费,30%左右用于储蓄,还有30%—40%用于精神文化消费。目前我国人均出游率为2.98次,距发达国家8—9次还有很大差距,当然这其中也蕴含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邵琪伟说,借论坛机会我提一点个人建议供大家参考。一是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结合各地的实际,探索在一部分重点旅游城市进行文化旅游功能区的规划建设试点,可以建设相对集中的文化旅游功能区。这也是旅游业下一步发展的需要,有一个统计,国外成熟演绎文化功能区演出的门票收入和带动的综合收入之比最高可以达到1:10。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也是旅游大国,在重点旅游城市发展文化旅游功能区,容易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优势,可以统筹文化和旅游资源,建设一批以文化旅游为主题的特色度假区,大型综合体,包括景点景区,创意街区等等,推进一批重点文化旅游名城、名镇建设,打造一批游客必看的演绎节目,当年我们推旅游者到各个地方去,比如到遂宁有一台必看的节目,甚至冲着这台节目到这里来。当然要打造便捷舒适的旅游空间,这样使产业升级。

 

  二是进一步提升文化要素对旅游品质的贡献率。国际旅游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当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旅游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次的增加,现在快速发展的地方人次还是需要的,这是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旅游收益更多的不是依靠人次的增加,而是来自于旅游品质的提升,而由于旅游文化融合程度越高,这样旅游经济往往越发达,生命力越强。我看过也思考过很多旅游景区,凡是这个景区文化内涵丰富,它的生命力就强,有些景区看上去也挺不错,山清水秀,但是吸引力不强,特别是生命力不强。我们中国旅游业到了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我到很多地方调研,地方的一些同志都介绍他们促进旅游业措施之一就是加大文化要素在旅游产业和产品中的运用,所以有许多地方尽管近两年来旅游接待人次增长比例不是很高,但是旅游总收入却大幅度提升,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旅游产业的文化基因之路,不断增加文化含量,提高文化品位,展示文化特色,切实提升旅游产业文化内涵,以推动旅游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三是进一步发挥文化对旅游品牌的创新驱动作用。品牌是产品品质的体现,是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可以将文化资源和旅游业发展充分结合,特别是加强中华文化对旅游品牌内涵塑造的巨大作用,发挥文化资源在旅游产业的延伸效应,以文化提升旅游品牌的吸引力,反过来旅游市场又来扩大文化的传播力,可以探索建设中国文化旅游品牌体系,推出一批具有突出文化性、差异性、特色性的品牌。四是进一步发挥文化对于旅游传播的作用。今天有很多媒体在这里,我想说一句,文化宣传对旅游业发展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建议各家媒体和宣传部门更好把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推出去,又把这些品牌更好的打造起来。这是我提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我们四川省包括遂宁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刚才郑书记介绍了我们这个城市有1600多年历史,积淀了非常丰厚的文化资源,而且这里自然风光非常好,旅游资源一定非常富集,而且四川已经拥有了多座优秀旅游城市,成都还是最佳旅游城市。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包括遂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现在中国旅游出现了旅游大投资现象,接下来中国全国各地包括咱们四川,包括遂宁会出现一批品质非常高,投资非常大,体量也非常大,吸引力非常强的新的旅游景点,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包括现在遂宁要打造一个“泰坦尼克号”再造版,我对这个海洋邮轮还是挺感兴趣的,我没有想到在这里还要打造一个“泰坦尼克号”,我们衷心祝愿取得成功,吸引海内外游客到我们这里来,到中国的腹地来。

(来源 新华网 国家旅游局原局长邵琪伟)

上一篇:从产城分离走向产城融合 下一篇: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推动产城融合联动

 

教育培训
慈善公益

版权所有:北京国韵翰墨书画院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8014658号-1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甲1号苏园
邮箱: 351217073@qq.com

法律顾问:向东

技术支持:云联创科